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推动高校与企业强化创新合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高校与企业在技术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一方面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前沿科研理论技术、科研人才、专业设备与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帮助高校科研人员了解社会需求,提供“接地气”的科研课题,避免科研成果与实际脱节。鼓励支持高校和地方企业开展科研创新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服务于企业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高校科研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工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包括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深入实施“蓝火计划”,推进校地合作,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继续推进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等。
本次开展的“千校万企”行动是近年来第一个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实施的专项行动。
《通知》提出,要利用5年时间,新增布局30个左右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和100个左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推动建设一批校企创新联合体,支持高校和企业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有组织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部署“七个一批”重点任务:协同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打造一批创新联合体、优化整合一批技术创新平台、探索选聘一批专家教授作为中小企业技术导师、择优派驻一批博士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推进实施一批高校专利开放许可项目、培育孵化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高校与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
相较于以往通过科研项目推进校企合作的模式,”千校万企“行动更加注重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发力,更加注重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的双重优势,更加注重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三部门联合实施“千校万企”行动将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推动校企合作,构建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强化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