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指引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要以人民幸福安康为最终目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磨炼斗争意志,增强忧患意识,强化统筹之谋,练就应急之功,充分做好长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理论指南和实践遵循,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发扬斗争精神以应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理论指南和实践遵循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具体地讲,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和五个重大原则,明确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怎么干”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和“中国式现代化怎么干”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的系统概括和深入阐述,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系统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对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洞的。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矛盾,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理论指南和实践遵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指引。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做好“质”“量”统一的大文章。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增添动力、激发活力,形成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激发人民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汇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励全社会共同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团结奋斗。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些重大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是我们党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搞好顶层设计才能把牢根本方向、锚定奋斗目标;鼓励实践探索才能激发创新活力、凝聚磅礴力量。加强顶层设计不能脱离基本国情和实践需要,必须立足基层实践、扎根中国大地;进行实践探索不能一叶障目、迷失方向,必须契合顶层设计、服务全局。
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坚持战略思维才能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以科学的战略把握长远、引领未来;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注重灵活机动才能精准施策。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只有在创新基础上的守正,才不会故步自封,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我们既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又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各方面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要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效率也要以公平为前提才得以持续。要做到统筹兼顾,既不能因为片面追求效率而在客观上造成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也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公平而影响社会活力的释放。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促进社会公平。
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只有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才能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提供强大动力;只有确保安全和稳定,才能奠定国家强盛的前提和民族复兴的根基。要创造活力寓于秩序之中、秩序建于活力之上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有序运行与社会活力迸发的有机统一和相互协调。这就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
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既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也坚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没有自立自强就会随波逐流,没有对外开放就会故步自封,只有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奋进新征程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奋进新征程,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磨炼斗争意志,增强忧患意识,强化统筹之谋,练就应急之功,充分做好长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前进道路上,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讲究斗争艺术和策略,坚定必胜信心,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争姿态奋勇搏击、攻坚克难;要在各种斗争中锤炼斗争本领,在风险挑战的磨砺中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就干事担当的铁肩膀;要善于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斗争的时、度、效,确保斗争实效。
(作者:任洁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基本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