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习材料】学好用好“六个必须坚持”重在实践

2023/5/11 15:58:08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大 小】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次主题教育总要求中的“重实践”,就是要“自觉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简言之,就是重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学好用好“六个必须坚持”,解决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明确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这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认识论前提。

  一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转化为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深刻认知,实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确证、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充分把握。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标注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标方向,对于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伟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二是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把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奋斗精神转化为把握历史主动。自信自立不是夜郎自大、主观臆想,而是从大历史走来的坚毅与从容,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实践基础、文化根基,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民群众的精神主动。正是这种自信自立,让我们始终掌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权。

  三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转化为中国实践叙事。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两者辩证统一,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蕴含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才能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从而有效展现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

  四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改变世界”的理想抱负转化为美好生活实践。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标志“天才世界观萌芽”的伟大号召,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已经转化为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与战略定力。

  五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普遍联系”转化为生动辩证图景。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观念已经成为我们党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只有统筹把握“这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这艘巨轮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六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把人民情怀转化为立己达人的精神境界。站在世界历史制高点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将人类作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凸显兼顾“人民幸福”与“人类解放”的思想精髓。只有坚持胸怀天下,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立足中国又胸怀世界,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才能真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力量。

  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象化、现实化,解决“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特别强调遵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充分体现了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历史主动和理论自觉。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并不是对“既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简单“摄影”和描摹,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来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史,映照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这一理论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特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根本上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中国式现代化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因此,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亟须大力推动“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象化、现实化。这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强烈使命担当,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只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象化、现实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力量才能得到自我确证和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大兴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导向”和“问题觉悟”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提高问题觉悟。

  大兴调查研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亟待以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人类走在新的十字路口面临的世界现代化难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以不断创造性回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乱云飞渡中创造性解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诸多难题。

  大兴调查研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大兴调查研究,应当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真问题、难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充分地占有、分析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一手资料”,从调查材料中引申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结论。“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科学的政策也才能恰当地制定出来。

  大兴调查研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在调查研究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身入群众、心入群众,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汇聚民智,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提供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进行伟大自我革命,解决百年大党独有难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关键在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探索、开辟、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不断解决百年大党独有难题,永葆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田鹏颖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