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莆田鞋“跑”出加速度

2024/3/6 15:16:48 | 文章来源:莆田网  | 【大 小】 【打印】

连日来,位于城厢区华林经济开发区的郭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内,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员工们繁忙作业,抢进度、赶订单,公司迎来新一年生产“开门红”。

成立于1995年的郭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华林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之一。经过近30年发展,由当初20余亩占地面积的小工厂,变成如今占地200余亩的综合性成品鞋制造工厂,拥有6.8万平方米现代化标准厂房,集科研、开发、生产、贸易于一体,是园区制鞋行业的龙头企业。

“这些年来,公司能一路安心发展、创新前行,主要是得益于木兰溪综合治理。”忆起往昔,郭氏鞋业行政总裁赵鲁山感慨万千。华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木兰溪仅数百米,治理之前,这里是水患的重灾区之一,公司创立之初,饱受水患困扰。1999年第14号台风带来的洪水,致使郭氏鞋业的厂区被淹,水位最高处达1.6米,洪水退去后,淤泥20公分,大量原材料、机器被浸泡,损失数百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擘画、亲自推动木兰溪治理,华林经济开发区也由昔日的水患之地,变为现在的发展高地、景观之地。

“木兰溪治理后,水患消失了,周边的环境也更好了,招工都容易了许多。”赵鲁山说,这些年来,我市鼓励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公司开展“机器换工”,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既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竞争力,也有效控制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在该公司智能冲裁车间,工人将一卷鞋面原材料放进智能裁切机,经过视觉镜头瞄准识别,机器精准、快速裁切出运动鞋面。赵鲁山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的人工生产,智能设备能够精确地执行各项工艺,既能节省模具费用和原料,也让生产的精准率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科技+工艺”,让郭氏鞋业不断转型升级。目前,该公司10条生产线中,8条改为短线,每条生产线需要的工人减少了一半多,年产能400万双鞋子,年创产值3亿多元。

木兰溪的有效治理,加速了企业的成长,也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摆脱水患阴影后,郭氏鞋业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先后在华林经济开发区投资建立了鞋底工厂、原材料贸易公司等,并以此为基础,成功转型为涵盖地产、酒店、大卖场投资等多种业务的集团公司。

治水引来百业兴,如今的木兰溪成为推动莆田经济腾飞的“发展之河”,发展这篇“大文章”越写越精彩。其中,鞋业作为莆田的传统支柱产业,更是获益良多。

曾遭受洪水重创,担心再度受淹不敢接订单的力奴鞋业,从员工200多人的小厂发展为占地89亩、员工1500多人、年产值4亿元的大企业;福建荔丰鞋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技术先进的制鞋及配套设备,提升运动鞋制鞋水平,生产的高附加值品牌鞋不断扩大出口份额……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近年来,我市各鞋服企业通过技术、材料、设计等一系列创新,逐步实现从代工生产到研发设计、自创品牌的华丽转身,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围绕“一双鞋”,我市坚持探索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将行业变为产业、将链条建成集群,积极探索莆田鞋“1+N”创牌模式,通过做强“莆田鞋”区域品牌,带动企业聚焦细分赛道自主创牌,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走在行业前列。2022年,全市鞋业规模产值达1207.4亿元,鞋年产量16亿双,占全省1/3、占全国近1/10

  20223月,“莆田鞋”集体商标(图形)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去年5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联合发文,正式授予莆田“中国鞋都”称号,赋予了莆田鞋厚重、深刻、全新的内涵。翻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鞋服产业发展的谋篇布局实实在在:构建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莆田鞋”区域品牌运营体系,培育自主品牌10个以上;新增企业“智改数转”诊断100家,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3个;加快建设荔城鞋材加工集中区、城厢鞋服科技产业园。规模产值增长10%。从“中国鞋都”再出发,莆田鞋开启新赛道,“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