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习材料】修炼“不欺暗室”的境界

2025/1/22 12:14:52 |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大 小】 【打印】

《礼记·中庸》中有言:“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意为君子在独处时,即使别人看不见、听不到,也不做违反道德法律之事,不负良知、不欺内心。面对各种诱惑和陷阱,要养成“不欺暗室”的境界和修养,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一名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好干部。

越是隐蔽处、细微处,越能见党性、见修养。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对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难抵诱惑、腐化堕落,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缺乏高度的自律慎独精神。面对诱惑,特别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或以“下不为例”原谅自己,或以“小节无碍”宽待自己,或以“仅此一次”放纵自己,最终就会慢慢成为欲望的傀儡,不仅自毁前程与家庭幸福,也极大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重在“守心明性”。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要一刻不放松地改造主观世界,保持内心的清明和纯净,不让私欲杂念侵扰内心,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锤炼坚强党性,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常检视是否正确行使了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否真情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解难题。始终强化法纪意识,时刻坚守法纪的“高压线”,高度警惕腐蚀诱惑,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职尽责。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记“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的道理,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特权思想的侵蚀,不让自己在迎来送往中浪费光阴、在灯红酒绿中丧失斗志、在虚情假意中迷失方向。

贵在“躬身内省”。“归咎于身,刻己自责”。主动经常自省可明是非、知得失,达到扬长避短、完善自我的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经常与自己“打官司”,省察一言一行,以高度自省著写了《六十自讼》。身处五光十色、日新月异的社会,党员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这些“镜子”,常掸心灵灰尘,常清思想污垢,做到明辨是非、自省自励。要从深而省,看看自己对组织是否忠诚、对群众是否真心、对岗位是否尽责、对工作是否用心。要从实而省,直面现实、不避问题,从问题中查找根源,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不做掩耳盗铃式文过饰非、鸵鸟埋头式讳疾忌医的事。要从细而省,谨记生活中有政治、情趣中有形象、小节中有党性、小事中有原则,对着问题和不足一点一滴用心整改,自觉培养自我剖析、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难在“作之不止”。“作之不止”出自《资治通鉴》,原文为“作之不止,乃成君子”,大意是只要持之以恒向善向上,就会慢慢成为一位君子。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职务的升迁,党性修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不会自然提高,修身自律还需久久为功、终生努力。要涵养闻过则喜的胸襟,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主动接受监督,虚心受监督,把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当作最大的关心、最好的保护。坚持简朴生活的追求,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和工作对象保持信任尊重的同志关系,和朋友保持真诚淡雅的君子之交,在家庭涵养温馨健康的良好家风。练就谨言慎行的作风,时刻检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真正做到身处“暗室”而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