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48.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0.2%,高出全国13.8个百分点。”今天(4月8日)上午,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孟军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扎实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
八年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紧扣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在首创性、集成性、差别化、带动力上取得新成效,国家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日益彰显。“自贸试验区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取得新亮点。”孟军说。
孟军表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扎实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全面运营,印发《中国—中亚五国教育合作工作方案》,争取更多中国—中亚机制框架下的部长级会晤、高官会议、主题活动在陕举办;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项目建成投用,西安爱菊北哈州100万吨粮油物流加工基地建成运营,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哈萨克斯坦二期项目开工;中亚公园建成开放,职教出海品牌“秦岭工坊”“小而美”民生项目在中亚落地;打造面向中亚的粮食、果蔬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与中亚国家共建国际物流节点和物流园区,累计建成10个海外仓。
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985列 陕产货值占比超40%
孟军介绍,通过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探索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新模式,西安综保区出口货物平均通关时间缩短50%,每标准集装箱减少费用约1400元;开展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企业最快可3天拿到退税款,较以往节约半个月以上;上线运营中欧班列(西安)云舱系统,企业报关、制单时间压缩至5分钟以内。
“目前,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从每周‘2去1回’提升至‘4去3回’,跨里海班列实现‘一日一班’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西安)常态化开通18条国际线路和26条‘+西欧’集结线路,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主要指标居全国第一。”孟军说,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985列、货运52.4万标箱,分别增长25.1%、21.9%,陕产货值占比超40%,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已成势见效。
实现中亚“五国七城”通航全覆盖
“2024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7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7%,货邮运输量达29.05万吨、同比增长9.3%。”在提升西安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方面,孟军称,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新开复开国际客运航线53条、运营全货运航线达到7条,客货运航线通达全球43个国家、88个城市,“一带一路”航线覆盖27个国家、54个城市,实现中亚“五国七城”通航全覆盖。落地全省首单“空铁联运”业务以及首单飞机整机拆解业务,填补了航空产业链末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