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这一重要论述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培养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好作风离不开实干,好办法离不开实践。担当实干是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担当的大小体现的是党员干部的胸怀和格局,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是否实干反映党员干部的素质和作风,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老百姓看作风建设,主要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话、发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干得怎么样,要用事实来说话、凭成果来说明、以实绩来检验。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躬身实干,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作为夯实事业发展之基,把解决实际问题与作风问题、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眼前问题与长远问题结合起来。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中央八项规定抓住了作风建设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成为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好转。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慕虚荣、务虚功、图虚名”等顽疾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有的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喜欢“做秀”而不是“做事”,热衷于“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有的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关注,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愿同基层和群众打交道;有的在抓落实方面,只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没解决实际问题。这类不愿真抓实干的作风,要么是形式主义突出,要么是官僚主义严重,要么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阻碍党的事业发展,削弱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作风的改进,最终体现在实干中,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计划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以创造性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一是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二是明确解决问题的新导向,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三是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四是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
唯有实干,方能干实。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转变作风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而是一个实事求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作风转变促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吴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