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2025/7/4 13:29:42 | 文章来源:智慧城市网  | 【大 小】 【打印】

  2025620-22日,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展在杭州大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展会期间,杭州市政府正式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明确提出到2027年将杭州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创新策源地与应用示范区。

  产业基础与发展优势 

  杭州作为数字经济强市,在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据杭州市经信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集聚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53家,其中整机制造企业8家,核心零部件企业32家,系统集成企业13家。2024年,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42亿元,同比增长65%

  在技术创新方面,杭州已建成之江实验室人形机器人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等5个重大创新平台。展会上,宇树科技展示了最新研发的H1人形机器人,其关节模组功率密度达到800W/kg,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云深处科技的"绝影"四足机器人已实现批量生产,累计出货量突破500台。

  应用落地与示范效应

  在实际应用方面,杭州已开展多个示范项目。西湖景区已部署27台人形机器人提供导览服务,累计服务游客超过50万人次。在工业领域,杭汽轮集团引入的人形机器人质检员,使检测效率提升3倍以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试点应用的护理机器人,已累计完成1.2万次病患辅助服务。

  "人形机器人特别适合在现有的人类环境中工作,不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杭州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朱玲芬表示,"这正是杭州重点发展该产业的重要原因。"

  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杭州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技术创新方面:设立50亿元专项基金,重点突破高功率密度关节、类人触觉传感等关键技术,目标到2027年核心零部件自给率达到80%

  产业培育方面:在钱塘区建设"西湖机器人小镇",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整机企业。

  应用示范方面:在亚运村打造人形机器人应用示范区,规划物流配送、智慧康养等12个特色场景。

  生态建设方面:筹建长三角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制定行业标准5项以上。

  "我们希望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500亿元。"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观点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朱世强教授指出:"杭州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领域已形成技术优势,下一步要重点解决商业化落地问题。"

  展会期间,共有23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涉及金额超过15亿元。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