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以科技鉴定推动成果转化 | 中国轻工联二季度鉴定项目涉及19个行业

2025/8/6 13:19:09 | 文章来源:中国轻工  | 【大 小】 【打印】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完善轻工科技创新促进机制,建立形成创新平台、成果鉴定、科技奖励等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

近年来,轻工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产品加快升级迭代,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通过持续强化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保驾护航。经全国性轻工行业协会、学会,地方省级轻工行业协会,以及行业专家等审核推荐,2025年二季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来自家电、塑料、食品、轻工机械、五金、造纸、电池、陶瓷、香化、照明电器、皮革、日化、日用玻璃、眼镜、自行车等19个行业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了鉴定,这些成果在助力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及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轻工业“新质”发展注入动能,部分典型成果介绍如下:

技术创新引领消费升级: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研发了新型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及其制冷系统,构建了玻璃纤维改性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大幅提升高静压及高温高湿环境下风机风道的可靠性,并强化了空调防油烟侵蚀能力与耐腐蚀可靠性,成功研制了整体式厨房空调。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提出了适应极端环境高效热泵空调器的设计理论与方法,首创三缸变容积比双级压缩机,发明了新型冷暖分送热泵空调器,突破了极端环境下热泵空调器无法正常运行的技术瓶颈。内蒙古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基于母乳蛋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开发了蛋白的分离制备和结构调控技术、离子交换及柠檬酸盐钙整合技术,以及乳铁蛋白活性保持、高效富集及其与骨桥蛋白的协同增效技术,实现了婴配粉蛋白营养功效、消化性和免疫功效的提升。

生物制造驱动产业升级: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牵头,针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问题,在全球率先构建以未知食品安全风险为核心的网络化立体防控理论,发明了科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全球新一代快速检测与精准防控技术及装备,并顶层设计构建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制修订食品微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等国家标准20余项。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聚焦酵母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创新,挖掘了不同功能酿酒酵母菌2000余株,建立了食品加工用酵母种质资源库,开发得到全水溶性β-葡聚糖,拓展了其在液态食品体系的应用。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完成了细胞培育肉关键技术及工业化生产线构建,首次建立内源性端粒酶逆转录酶改造的北京黑猪肌源性永生化细胞系,传代超过220代,并开发了细胞培育肉汉堡、雪花肉排等产品。

智能制造助力提质增效: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聚焦家居设计降本增效和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在户型图自动识别、家居模型精化、家居参数化建模、家居自动布局等方面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开发了能够契合不同家居业务场景、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数字服务的设计平台,推动家装设计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场景化升级。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创新研发了白酒高速灌装生产线无人化上料系统与控制技术,首创了全自动高速间歇式装盒钉订一体化技术,攻克了装盒打钉高精度同步控制难题,实现了多机器人协同标准化作业,整线盒装产品生产速度可达18000/小时。东南大学等,构建了多交联互穿水凝胶系统皮肤细胞外基质,设计了能够精准模拟皮肤力学性能和多层结构的皮肤芯片,开发了皮肤芯片的AI算法和自动化仪器设备,可对化妆品的多种组分同步测试,用来替代动物实验,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检测灵敏度和效率,显著缩短了化妆品的研发周期。已在100余家化妆品企业和研究机构应用,为30余家化妆品企业提供功效与安全性测试技术服务。

  这些科技成果在服务国家战略、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引领消费升级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有效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获得了行业和消费者的认可,下一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将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机遇,持续完善轻工科技创新促进机制,深化科技成果鉴定对成果转化的护航作用,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高效转化,加快发展轻工业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