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钱桂敬副会长在轻机协会制浆造纸装备分会上的讲话

2015/1/6 10:52:03 | 文章来源:纸浆造纸纸制品装备分会  | 【大 小】 【打印】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钱桂敬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一日

一、我国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具备了向世界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第二方阵冲刺的基础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浆造纸装备伴随我国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成功地为制浆造纸行业提供各种纸机、纸板机、生活纸机和分切、涂布、包装和备料、制浆、碱回收等成套装备和生产线,初步形成了产业链、配套体系完整、门类齐全的现代生产体系,拥有科研、教学、设计等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和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利润26亿元,出口额约8亿美元。从业人员3.8万人。2014年在造纸工业增速下滑情况下,1-8月主营业务收入276.79亿元,同比增长8.4%

近十年来,造纸装备业充分发展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如自主研发的幅宽5600mm,车速1200-1500/分文化纸机;幅宽5600mm,车速800/分的纸板机;幅宽4800mm,车速800/分的涂布白板纸机、1000/分的高速卫生纸机;年产60-150万吨化学木浆大型双辊挤浆机,特别是泉林纸业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非木纤维立式连蒸顺利投产。所有这些说明我国制浆造纸装备水平已迈上了新台阶。高速文化纸机、大型双辊挤浆机、非木纤维立式连蒸等的成功开发,标志造纸装备已开始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中国造纸装备制造业已具备向世界第二方阵冲刺的基础和条件。

回顾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曲折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打基础、初步完成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的阶段,形成上海、西安、辽阳三大主机厂合理布局,在六十年代已成功生产3150新闻纸机。第二阶段是在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轻工业局主导、推动下,通过近10项技贸项目的实施,在关键装备和领域缩小了和国外先进装备的差距,打下了快速发展的基础。第三阶段是目前快速发展和赶超阶段。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取得骄人的成绩,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投入不足,和国际安德里兹、美卓、福伊特三大巨头相比,差距巨大。装备是工艺技术的载体,装备是工艺和技术的集中体现,同时制浆造纸装备又是超大型的机电一体化和智能集成设备,要求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并要求在高速运转条件下实现高可靠性,是技术密集的高端制造业,也是一个国家装备制造能力和实力的体现。因此必须高起点谋划装备工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赶超进程,瞄准国际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第二方阵目标,大力实施高端化和赶超、跨越战略,为装备工业迈上新的更高台阶而奋斗。

 

二、适应造纸工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的新需求,加快造纸装备制造业的调整和创新

我国造纸工业经“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和消费大国并进入世界造纸先进国家行列。

“十五”是中国造纸工业实现追赶型高速发展期,年均增速为15.02%。“十五”是中国造纸工业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尚需大量依靠进口的时期。其中2003年,消费量为4806万吨,生产量为4300万吨,市场缺口超过500万吨。这一状况决定了“十五”期间是数量主导型发展阶段,是追赶型发展最快的阶段。其显著特点是产量增速高于消费增速,进口替代效果明显。

“十一五”是中国造纸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重要转型期,也是建设中国造纸工业现代生产体系关键时期。2007年,以纸和纸板产量7350万吨,首次超过消费量7290万吨为转折点,说明中国造纸工业成功解决了供给不足、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难题,也标志数量主导型的追赶型发展阶段的结束。与此同时,“十一五”纸和纸板产量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由2006年增速16%下降到20107.29%。“十一五”年均增速已由“十五”期间的15.02%下降到9.28%。这标志中国造纸工业已由数量主导型发展转向上质量、上水平、上档次的质量效益型发展新阶段。

“十二五”是中国造纸工业重要发展战略深度调整期。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全球经济总需求不足,增长乏力,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另一方面造纸行业部分产品出现了结构性和阶段性过剩,特别是“十一五”中后期加速了产能过剩步伐。造纸行业面临增速下降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今年是造纸工业“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四个年头,目前中国纸业正经受严峻挑战和考验。2013年第一次出现-1.37%的增长。“十二五”规划提出纸和纸板年增长率为4.6%。目前前三年年均增长不足1.7%,远低于“十二五”4.6%的增长目标。预计“十二五”平均增速为3%左右。标志中国造纸工业进入深度调整的新阶段。新阶段的显著特点和发展目标是:在结构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提高的基础上,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实现新的产需平衡。因此这种平衡是高水平的产需平衡,是建立在产品和产业链高端化的基础上的平衡,是建立在产品结构、原料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的平衡,是建立在质量效益统一,管理精细化基础上的平衡。新阶段是发展阶段的转换,并非是下台阶,纸和纸板生产总量还会适当增长但增幅不会太高,但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有新的提高,因此加快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是重要任务。建立在新的产需平衡基础上的未来纸业发展,总量增长受限,量的扩张将进一步让位于质的提高。更多的是通过产品和产业链高端化战略来实现存量调整,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因此培养新的增长点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是进入深度调整期后的重要任务。

进入深度调整期的中国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对装备的要求,归纳起来:

一是纸业未来发展,外延扩张将让位依靠技术进步的内涵式发展,大规模投资势头将减弱。未来重点是调整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开发新产品和产品高端化。

二是随着新闻、铜版等大宗产品产能阶段性过剩,大型高速纸机需求已逐步减少,能满足特种纸、高端文化纸、高档生活用纸、高阻隔安全卫生食品包装纸板及容器生产的高性价比装备将成为市场主体,差异化、多功能和适应性强是主流。

三是新型高效、节能效果显著的产品需求不断加大,如中浓系统、节能低噪音真空系统、高效脱水系统、新型干燥技术和装备、结晶蒸发技术和装备等。集中力量突破纸业能耗集中的瓶颈,加强环境治理装备开发,是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是加大大型化机浆装备和生产线、大型低温置换蒸煮、新型立式连蒸等为主的新一代清洁制浆技术和装备、复合型生物精炼技术和装备、生物质衍生新材料技术、装备等的开发,与此同时,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化、信息化和机器人技术应用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向。

五是伴随纸业由单纸生产型向生产型和生产服务型并重转变速度的加快,高效、新型、轻量化的纸制品装备需求将会稳步增加。

以上分析,仅供装备制造业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参考。目的是想说明装备制造业要认真分析中国纸业发展变化,更好的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求,加快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

 

三、造纸工业和造纸装备制造业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有的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由此引发的国际产业调整和新技术革命正迅速推进。一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型经济体加速崛起,将引发世界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力图抢占高端制造业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如美国制定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欧盟提出将工业占GDP的比重从目前的15.1%提升到202020%。新兴国家也在加快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计划。未来全球范围内围绕市场、技术、资本和产业转移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围绕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催生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德国联邦教研部、联邦经济技术部2013年提出德国“工业4.0”新概念,“工业4.0”描绘了制造业未来的前景,很有代表性,提出了继以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后,全球将迎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有三大构成要素:一是生产网络,基于强大的制造运行管理系统(MOM)构建灵活的价值链。二是虚拟与真实世界的融合,基于数字化作业平台的产品设计及生产工程集成。融合的基础是创新软件和强有力硬件结合。三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通过“即插即生产”式自动化集成来实现。以上可见“工业4.0”是以IT和软件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从对“工业4.0”简单介绍可以看到全球制造业未来趋势即:向网络化生产转变将快速发展;大规模个性化的生产趋势迫切要求覆盖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大数据时代数据将呈指数级增长。

具体讲,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对未来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未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渗透、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全过程,推动生产过程的重大变革。

——研发、设计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快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将分散的设计资源集成为云设计,从而形成设计的“众创”,将大大加快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

——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资本替代人工、机器换人,已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重要手段。

(二)数字化技术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

——数字化平台技术是实现数字制造的载体,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平台不断涌现,迫切要求制造企业要善于充分利用各种新的数字化平台,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

——为企业集成和重组最先进生产管理系统创造了条件。企业的生产组织更富有柔性和创造性,体现企业管理高效的内部组织扁平化将有条件实施。如海尔不断合并业务单元、削减边缘业务等方法,实现企业运作的扁平化,将8万多员工变成2000多个自主经营的“小海尔”模式,形成以销定产的敏捷供应链。

——资源配置全球化成为制造业培育竞争优势的新途径。企业通过网络将价值链和生产过程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产业分工更加注重专业化和精细化。技术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多地区协作日趋加强。如宝马在全球有35个大型采购仓储中心,并由1900家供应商提供零部件和相关服务,逐步形成协作依存利益共同体。

——“去中心化”趋势明显,生产模式以“集中型”向分散性转变。必将对“小而全”和“大而全”的落后生产模式产生革命性变革。

——面向个性化需求的柔性制造,在新型互联网络化推动下,低成本大规模制造和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相结合。大规模个性化制造实现低成本成为可能。

——适时监测与自动控制的能源管理系统将普遍应用。

(三)绿色化、服务化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趋势

未来制造业最重要的是要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小化。

——欧美的“绿色供应链”、“低碳变革”、日本的零排放等新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兴起。

——“绿色制造”等清洁生产过程日益普及,节能环保生产、再制造等“静脉”产业链不断完善,表明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目标已成为共识。

——服务化已成为引领制造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加快从传统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与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生产制造与研发设计、售后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美国制造业从业人员中,34%从事服务类工作。生产服务业的投入占到整个制造业产出的20-25%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酝酿和推进,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对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提出了严峻挑战,但也提供了难得赶超发展契机,使我们有机会同世界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一定要紧紧跟踪当代科技最新动态,把握发展方向,真正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四、坚持创新,努力提高行业竞争力,打造中国制浆造纸装备的“中国品牌”形象

当前,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正进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正经历由追赶型发展迈向赶超跨越发展新征程,同时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和战略调整期。随着造纸工业进入深度调整的战略转型期,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装备的高峰已经过去,由于投资和生产要素成本在未来竞争中作用和地位的不断提升,对卓越性价比、先进、适用、可靠的国产装备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为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空间。因此,装备制造业应失时机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实施高端化战略,不断提高竞争力,加快发展。

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可分为微观(产品和企业竞争力)、中观(产业竞争力)、宏观(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力)。在微观层面上,即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目前我国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和产品能和世界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三大巨头(安德里兹、美卓、福伊特)相抗衡。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力上,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短时间还难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在产业竞争力上,我国具有强大产业基础和完整产业链、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及较强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应是全行业努力方向。关键是提高行业总体实力,要在提高各企业竞争力基础上,抱团发展,形成合力,这是我们的优势。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坚持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配套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要加大制造资源的整合,形成以主机为龙头和专业化水平高的众多专业化企业组成的现代产业集群结构,坚决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的顽疾。做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防止内部无序竞争。当前全球正出“集散”制造新模式,即把分散的个体、设计资源和个体需求有机对接起来,通过“集成—分散”模式,在确定成本控制和按时交付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定制。“集散”模式特点是“众创”、“众需”和“众包”。

二是明确定位,大力推进差异化战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坚持“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策略,坚持高端化、“走出去”和国际化发展。

三是加快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聚集,要在有条件企业加快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的建设,使之成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同时要推动和加强关键基础件的联合攻关。

四是走中国特色两化深度融合路子,要加强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要以DCS系统、控制系统为突破口,集成提供成套技术和装备,并为外包创造条件。

 

五、要加快培养高成本时代的竞争优势

当前,装备企业和造纸、轻工其他企业一样,正面临以低人工成本为主的传统比较优势的弱化,比较优势在全球正出现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将会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与此同时,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全面增强的巨大压力,合理利用空间被大大压缩,正进入高成本时代。在高成本时代,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为主要内容的降低变动成本和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内容的降低固定成本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严峻挑战,转换盈利模式,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迫在眉睫。

一是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构成企业价值链的研发、原料采购、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都应创造新的价值。二是面对资源、能源、环境日益增强的约束,要大力依靠技术进步,努力降低单位产品投入,降低消耗水平,从源头做好减量化工作。力争使各项消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大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主要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资金利用率、投入产出率、资本替代人工、人才红利等。这要求必须对所需资源、能源、资本、资金、土地等要素,实现最优组合,精细化管理,达到降低综合成本,获取更大综合效益的目的。发达国家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对经济贡献最高达70%,而我国不足30%,因此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潜力巨大,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我深信,装备业具有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具备向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世界第二方阵、第二梯队冲刺的能力,经过努力,中国造纸和装备强国战略目标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