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再生塑料:禁废政策纵深推进 再生塑料行业迎来新机遇

2018/4/23 16:13:02 | 文章来源:金联创塑料  | 【大 小】 【打印】

    为缓解国内原料供应不足,我国从80年代选择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相关法规也对固体废物进口有所管控,但由于地方环保意识薄弱及企业非法进口行为(企业违法比例高达60%),洋垃圾非法入境屡禁不绝,严重危害国内人身及生态安全。

    国内禁废政策纵深推进

    伴随国内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2017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严厉整顿洋垃圾非法入境行为。禁废令这样要求: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并且,在2019年年底之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201811日,《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施行,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废纺织品原料和钒等4大类共24种“洋垃圾”被明令禁止进口。今年,3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第一次部常务会议,相继通过《关于全面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年行动方案》及《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环境违法问题专项督查行动方案(2018)》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央层面对禁止洋垃圾的决心,禁止洋垃圾入境政策落地情况屡超预期。

海关督查层层加码

    近几年海关总署每年都有专项行动,自2016年开始代号为“国门利剑”的行动。其中打击“洋垃圾”方面,自2017年开始将其视为第一要务。充分可见海关对其仍将重拳出击,把生态文明建设做为年度工作的重点。

    2018年,国门利剑行动已经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329日到42日海关总署组织开展打击“洋垃圾”走私“蓝天2018”专项行动第二轮集中打击。主要监察天津、石家庄、上海、南京、杭州、厦门、青岛、长沙、广州、深圳、拱北、黄埔、南宁、海口等14个海关,严格把控对走私禁止进口废矿渣和倒卖许可证走私固体废物违法犯罪活动。

    今年海关在督查方面可谓层层加码,海关总署、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质检总局3月初联合印发了《口岸查验单位一次性联合检查实施方案》,力争在2018年底前彻查全国所有口岸。目前,各关口已经对进口再生塑料颗粒集装箱严格按照“三个一致”等规则审查,疑似固废的将其转至固废中心检验,确定不合格品一律退运。今年进口市场审查力度已经可见一斑。

    禁废后成效显著且屡超预期

    201811日正式执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来,国内固废严格遵守新的审核机制。截止3月底,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审核总量仅9751848吨,其进口审批总量较往年同期减少高达90%以上,相应进口废塑料、废金属、废纸等限制类固体废物全线大幅收紧。

    废塑料方面,今年审批基本遵从10-15天一个批次的节奏,审批节奏明显快于往年。但是,3月份之前的审批总量、单次审批量却难与往年相提并论。2018年,废塑料审批总量仅有46681吨,并且多数批次的审批量低于6000吨。事实充分证明,今年限制类固废的审批将严格遵守量少、多频的原则。

    大幅缩减的固废审批现状,导致今年单月的废碎料通关量出现99%以上的降幅。20181月份再生塑料总计进口量仅0.54万吨,较去年同期的59.82万吨来讲可以说微乎其微,目前进口格局已经完全转变,禁废的效果显著。

    禁废政策纵深推进再生行业迎来新机遇

    今年进口废塑料总量已经难有可观预期,那么往年高达500-800万吨的进口体量如何替代就成为近年来各界热议的话题。目前市场呼声不断,有持用新料来替代的,也有业者呼吁急需提高本土化回收的,小编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是单行的,行业新格局的建立需要多管齐下。

    就国内再生资源优化方面,曾经提出到2020年,将国内固体废物回收量由2015年的2.46亿吨提高到3.5亿吨。若要实现该目标,国内便需要解决长期困扰再生行业的难题——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大源头回收力度,从而提高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率。国内生产方面,设备、技术的更新可以解决再生料生产效率低、同质化的难题。集约化生产、有效政策的引导下园区化生产也可解决再生企业散乱污的现状。可以说,行业的从业者不乏走向正规军的意愿,那么有效政策的引领、落地才是解决目前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此次禁废令的纵深推进下,再生资源正规处理渠道企业将深刻受益于固废回收利用率的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