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8年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抢先看!

2018/10/29 11:13:17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 【大 小】 【打印】

近年来,中国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初步形成,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比如分拣机器人、定位抓取机器人、厨房机器人、智能保温箱以及智能仓储及物流设施等食品智能装备。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的通知,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指导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标准支持。

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中,笔者了解到,该标准主要从四大方面进行了一一阐述,包括总体要求、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组织实施,最后还附带了三大附件,如智能制造相关名词术语和缩略语,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映射及示例解析,已发布、制定中的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

毋庸置疑,智能化是自动化发展的方向,也是加快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化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在制造过程的诸多环节几乎都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比如工程设计、工艺过程设计、生产调度、故障诊断,保证生产稳定、安全。由于“智能制造、标准先行”,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15年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该版本主要用于指导当时和未来一段时间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解决标准缺失、滞后、交叉重复等问题,落实“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但是,为了加强标准的创新发展与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间的技术标准交流与合作,需要按照标准体系动态更新机制。而新版本《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的制定并发布,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先进适用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动装备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

笔者获悉,新版本提出建设目标,主要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制定安全、可靠性、检测、评价等基础共性标准,像智能工厂设计、智能生产、智能工厂交付等智能工厂标准等行业应用标准,预计到2019年,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有力地推动智能制造国家和行业标准上升成为国际标准。而在建设内容中强调了基础性标准中安全标准,主要包括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人因安全三个部分。

我们知道,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发展与应用的时代,它为食品行业及食品设备制造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信息泄露、盗用、更改的风险。一些“黑客”利用病毒软件侵入他人平台,获取大量关键信息的事件时有发生,也有酒企遭到黑客入侵防伪溯源系统服务器,使得市面上产品“防伪标签”真假难辨。

诚然,通过信息安全标准可以保证智能制造行业相关信息系统及其数据不被破坏、更改、泄露,而人因安全标准用于避免在智能制造诸多环节中因人为原因而造成的隐患或威胁,通过合理分配任务,调节工作环境,提高人员技术能力,以保证人身安全,预防误操作等,从而确保企业系统能安全、稳定地运行,当然食品企业和食品设备制造企业系统也不例外。

除此之外,在是建设内容中,还提到了关键技术标准里的智能工厂设计、建造、交付、服务以及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物流、集成优化等方面的标准建设。其中,智能设计标准主要用于规定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和仿真,以及产品检测过程仿真的方法和要求,从而保证产品的功能、性能、易装配性、易维修性,有效地缩短新产品研发生产周期,降低企业成本。目前,食品和食品设备制造行业也在不断推动智能工厂建设,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智能制造是中国中长期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实力的核心引擎,国家不断鼓励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和智能工厂建设,以及积极推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借此,相关食品加工企业和食品设备制造企业及时了解并参考新版本的规范要求,共同助推中国朝着“智能制造2025”加快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