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制造,加速“智”变

2020/1/6 13:30:33 |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 【大 小】 【打印】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9年,浙江数字经济精彩连连:这一年,浙江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初步建成“1+N”工业互联网基础性平台,“城市大脑”等十大标志性引领性数字化项目建设纷纷取得突破……

数字化赋能,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迎来“智”变。这一年,通过智能化改造,浙江传统产业正形成企业新优势、产业新优势和创新新优势,推进块状经济由大变强、企业竞争力由弱变强、产业基础由低到高。20191月至11月,浙江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

企业新优势如何形成?在经贸摩擦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2019年对不少企业来说,并不好过。但也有一大批浙江企业在产业改造提升中渐入佳境,实现逆势发展的新优势。而数字化改造,便是他们核心竞争力由弱到强的关键。

这一年,5G正成为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的标配。在杭汽轮,新打造的5G三维扫描建模检测系统让检测从抽检变成精准的全量检测,且检测时间从两三天缩短到三五分钟,产品质量随之大大提升。同样,在杭州叉车、新凤鸣等一批浙江制造领军企业,通过“5G+”等技术实现了设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

2019年上半年,浙江实施各类智能化改造项目5042项,31.45万家企业已在“云上”。“企业上云”数据节节攀升的同时,企业对智能化的理解和实践也越来越深入。智能化改造不再仅仅是机器换人、减少用工,更是对大数据的运用,定制化制造与柔性生产的推进。

在鞋企奥康的C2M智慧门店,消费者的脚型数据及订单能实时传输到企业的大数据平台。1分钟完成一键定制,10分钟内派单,7天完成产品生产,12周产品交付。除了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大数据平台还解决了鞋服类企业最头疼的库存问题。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越来越多浙江企业实现线上销售端数据与线下生产端数据打通,对小批量、多层次的市场需求进行及时响应,推进供给与消费的精准对接,为传统制造业找到了新市场。

从产业来看,这一年,浙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正与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加速块状经济由大到强的转变,形成产业新优势。

以新昌为例,当地的轴承产业就是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典型传统块状经济集群。近年来,新昌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制定技改路线,解决了他们“想改却没有能力改”的难题。目前,新昌有100多家轴承企业实现了智能化系统改造,一万多台设备通过工业互联网整合起来,提升了企业效益。如今,浙江已经在18个县市进行相关专项试点,从而加速对这些地域性产业集群的整体智能化改造。

智能化带来的万物互联,也让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界限逐渐模糊,加快了协同与融合。在兆丰机电,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里放入了轮速传感器,并通过智能化改造项目实现数据联网。这样一来,产品的使用信息都能实时汇总到“工厂大脑”;一旦发现产品使用状态异常,企业就会提醒用户进行保养或维修。

智能化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行业所运用,改变着产业分工。浙江初步建成1+N”工业互联网基础性平台,作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该平台助力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有效提升工艺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培育了行业级、区域级和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浙江加速培育创新新优势,不让数字核心技术“卡脖子”,让产业基础越来越强。

以十大标志性数字化项目为抓手,浙江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过去这一年,浙江在数字长三角、数字大湾区、移动支付之省、“城市大脑”、“5G+”、电子发票、智慧高速公路、未来社区、数字乡村、数字政府等十大标志性引领性数字化项目上取得突破。同时,浙江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高清视频、车联网等多领域开展了60多个融合应用示范项目。

在杭州市萧山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依托龙头企业万向集团,推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企业4687家次,解决技术难题750个。截至目前,像这样的省市县三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有168家,助力浙江产业数字化转型。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站在2020年的新起点上,浙江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提升仍将不断提速,让更多老树发新枝、新枝育新果,实现更大的企业新优势、产业新优势、创新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