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带一路”须联防联控

2020/4/23 11:41:01 | 文章来源:《对外传播》  | 【大 小】 【打印】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升级,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已构成“全球大流行病”。“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受到了严重冲击,意大利、伊朗、韩国等重灾国家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持者。笔者认为,当前全球化正处在“休克”的关键节点,为推动“一带一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尽快遏制住疫情,建立“一带一路”防疫联防联控机制刻不容缓。

“全球化休克季”波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203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全球绝大多数的主要经济体,国际多边主义受到巨大冲击,许多国家陆续出台了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入境管制措施,曾是全球最繁忙的大西洋航线也因美国的欧洲旅游禁令而出现中断。据估计,2月初至3月中旬国际跨境人口流动环比下降40%,国际货物贸易额当月下降10%,反映全球海运业状况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一度连日骤降,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历史最低点,全球恐慌指数陡增,屡创历史新高。这是1500年前后经济全球化以来史上罕见的“全球化休克”现象,即生命科学中所讲述的,当一个机体受到重创,循环系统各类指标急剧下降的综合征正在全球化中出现。“全球化休克季”正在来临。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化休克季”令世界能源市场、资本市场和旅游业受到重创。3月上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俄罗斯减产谈判破裂,石油价格战打响,全球金融与能源期货市场剧烈动荡。美国股市出现五日连跌,两次熔断,彻底结束长达11年牛市。在全球旅游业方面,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因中国游客锐减而遭受冲击。

“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难以幸免于“全球化休克季”。俄罗斯两大股指呈现多年来最低点。俄联邦审计署署长库德林也公开指出,世界经济已经处于危机边缘。俄罗斯央行宣布停止国内市场外汇交换30天。312日,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股市均经历熔断。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很明显,“一带一路”沿线的世界绝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正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是中国对外交往与国际合作中必须面临的新问题。此前,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暴发疫情之初曾通过捐赠、救援或公开发声等各种方式支持中国,当前,中国疫情好转,理应“投桃报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中国抗疫经验

3月中旬,疫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蔓延时,笔者经常收到所在国朋友的来信,有的询问中国近期情况,有的对中国经验非常感兴趣,有的则期待中国的援助。中国国情有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经验都可供其他国家照搬,但仍有不少经验可以分享。

一是在战略上高度重视抗疫。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几乎每天都召开重要会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指挥全国抗疫,推进协调防疫与生产“两不误”及各项综合治理政策,向全国民众传递必胜信心。相比之下,疫情初期,很多国家抱有侥幸心理,并没有及时做好防控准备,一些国家的政府在疫情面前主动“投降”,甚至推出所谓“群体免疫”等全面放弃的绝望政策。这些措施是不可取的,应避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遭受病毒侵袭之后的二次“政策病毒”蔓延。

二是在战术上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疫情初期,中国政府协调各方力量,建立了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32个部门参与,下设若干工作组,果断决定武汉封城,采取14亿人不聚餐、不聚会,关闭电影院,停止大型活动等措施,确保社会秩序稳定与经济正常运行。从短期来看,确实付出了一定代价。但从长远来看,除武汉外,中国其他城市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感染,疫情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秩序的影响被降到最低,为全球抗疫争取了时间。3月,韩国已经与中国建立了防疫联防联控机制。

三是在危机中全民寻求转机。中国政府在2月初采取了一系列降税、减税措施,重点支持抗疫物资企业复工复产,狠抓特殊时期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奠定基础。在政策的催生下,中国企业纷纷转型,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办公、在线会议、电子商务、人脸识别、机器人服务、数字经济等得到广泛普及。餐饮服业与在线配送业创造“共享员工”新形式,实现对劳动力的资源优化配置。军事技术、工业厂家快速向民用领域转移,使口罩日产量三周内增长五倍。

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逆行突围

目前,中国抗疫已进入尾声,从国内抗疫转为重点防控外来输入病例。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疫情继续蔓延,中国抗疫也无法最终结束。为此,中国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尽快建立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第一,尽快建立“一带一路”监测和监测联防机制。从目前中国积累的经验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妨利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建立起统一的监控机制。对内,各个国家建立起本国的数据库,随时监测可疑病例,一旦出现问题,立即汇总到大数据中,标出疫情区;对外,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流动人口,各个国家要及时在联防联控机制中通报给其他国家,避免输入和输出病例。在该机制下,了解沿线国家医疗物资的需求量、库存量、生产能力和供应缺口,做好资源分配,确保在疫情暴发初期就能及时发现问题,集中各国力量将病毒消灭在发源地,从而将疫情的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尽快建立“一带一路”救援治疗联防联控机制。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疗水平相对落后,一旦暴发大规模疫情,医疗资源十分紧张,超负荷工作还会进一步增加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对此,中国可成立“一带一路”联合医护小组,根据实际能力派驻救援医疗人员。还可建立疫情专家定期会晤机制,组织“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医疗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分享近一段时间的治疗经验。例如,有没有关于病毒的新发现?有没有特效药?有没有更加有效的诊疗方案?视频会议可以节省专家们的时间,避免众多交叉进行的小规模会议造成时间浪费,也容易形成统一权威的医疗方案。最后,建立联合疫苗研发机制。

第三,建立“一带一路”后勤保障联防联控机制。首先,建立“一带一路”物资后勤保障机制,及时了解疫区民众的基本生活品、抗疫药品、医疗设备的需求量和各个国家的库存量,协调离疫区较远、疫情风险较小、物资存储量较大的国家,优先向疫区出口所需要的生活和医疗保障物资。其次,建立疫区垃圾处理机制,确保疫区垃圾得到及时处理,避免成为新的传播源。沿线各国可以分享疫区垃圾处理经验。再次,建立统一的抗疫宣传机制。沿线国家可以建立一个以各国宣传部门牵头的抗疫宣传机制,第一时间将疫情的传染性、防范措施、污染区域告知公众,让公众及早做好防范准备。各国国情不同,风俗文化和生活生活习惯也不同,具体宣传方式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传递的核心内容要一致。此外,还要及时澄清谣言,消除公众恐慌,尤其是要反对落井下石的“黄祸论”和其他各种各样的歧视行为,传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抗疫正能量。此外,要及时公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疫情的真实数据,发布危险区域,告诫民众不要前往。最后,可以效仿中国,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采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形式,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总之,建立统一的“一带一路”防疫联防联控机制,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及时通过转型复工复产,以最快速度消灭病毒,将各个国家的损失降到最低,共同构建起“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婷婷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