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刻把握党的历史和理论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充分自信,从而更加坚定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深刻认识“七一”重要讲话“九个必须”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坚持以史为鉴,开拓创新,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观照时代之问,系统指引未来发展,明确提出“九个必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科学体系。理论的先进性在于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必须”,在党的历史和理论统一中,深刻阐释了党的坚强领导等九个方面重要内容,既体现了历史的客观选择,又反映了理论的必然逻辑,从领导力量、目标立场、理论指南、发展道路、国防保障、文化理念、斗争要求、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科学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
为更好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提供了科学指引。实践发展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党的创新理论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就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创立形成党的创新理论的过程。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不仅需要满腔赤诚和热忱,而且需要科学的思路和方法,需要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为我们更好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确立了根本的思路和方法,是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方法论和重要理论遵循。
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新的纲领性文献。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理论,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面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在新的征程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识,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新的纲领性文献。
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理论逻辑
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不仅反映了实践的客观性,而且体现了理论的必然性,既是一个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历史结果,也是一个反映人们价值追求的理性结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天下大势浩浩荡荡,进步先进则生,保守落后则亡。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不断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的政党,最能站在时代前沿,掌握历史主动。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最能深刻洞察历史发展方向,切实观照人民价值追求,铸牢自身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领导地位。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价值追求。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首要的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先后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了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评判一切工作是非成败的“人民标准”,提出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最高标准,站稳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信念和抱负,以高度清醒的时代自觉发展和升华党的宗旨,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本质的内涵,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历史和人民必然选择的理论逻辑。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品格。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永葆先进性的能力。党之所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不在于不犯错误、不走弯路、不遭受挫折,而在于犯了错误能勇于纠正,走了弯路能回到正路,遭受挫折能不屈服而奋起。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新风险新挑战比比皆是,正是因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我们党才在不同时期始终保持先进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了一次又一次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两个大局”对党的先进性的新要求,我们党坚持高压反腐,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进一步纯洁了党的队伍,净化了党的风气,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增强了深刻把握历史大势的先进性,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历史和人民更加坚定的选择。
深刻认识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充分自信的缘由
历史是最有力的证据,理论是最能说服人的武器。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客观审视开辟的伟大道路、建立的伟大功业、铸就的伟大精神、积累的宝贵经验,必然充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度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充分自信,不仅源于党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成就,而且源于理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这种理论上的必然性体现为中国道路的合理性、中国理论的科学性、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其中,文化的先进性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高度自信最深层持久的缘由。
“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度自信,根本上源于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理想信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理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确立为党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吸引广大先进分子坚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凝聚起不同历史时期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度自信。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科学理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度自信还源于中国共产党拥有科学的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守人民立场,确立了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而且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通过学习教育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教育党员、武装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常态化的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的集中学习教育,彰显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对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自信的重要保障作用。
深刻把握风险挑战对坚持党的领导提出的新要求
学习党的历史和理论,一方面要在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创造辉煌的百年历程中,看到先后完成了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改天换地的建立新中国大业、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在铸就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等辉煌成就,增强对党领导的自信的底气。另一方面要站在新的征程上,从党的历史和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善于倾听时代声音,直面时代问题,客观分析面临的风险挑战,为铸牢对党领导的充分自信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防范意识。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充分自信,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党领导人民践行初心使命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风险挑战。从国际环境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世界秩序和国际格局大调整,必然使新兴发展中大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从国内发展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必然带来国内经济增长的压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党的建设看,还面临着长期执政条件下更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些风险挑战都将成为铸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自信的严峻考验。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自觉。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充分自信也有了更高要求。一是要有对历史大势的深刻把握和国际局势的清醒认识,比如以大历史观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和局部逆势,顺应历史大势,勇于抵制逆势,清醒认识国际局势变化和党与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立足把本国的事情办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所作为。二是要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性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三是要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历史和理论学习教育,从党的历史和理论中汲取智慧,增强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铸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不断提高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作者:胡长栓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