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有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有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有磨难面前的百炼成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走过一百年,在新征程上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主动,必须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胜利。
一
党的历史是一部宝贵的教科书。学习感悟党的历史特别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历史,就会深刻领悟党在应对各种苦难、逆境、挫折、压力中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和坚韧意志、高超智慧和无穷力量,极大增强战胜一切困难和障碍、风险和挑战的定力和自信。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中国革命成功的奥秘在这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奥秘同样在这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建立社会主义,是在工人阶级数量较少、农民是主力军的条件下进行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社会革命,是在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中夺取革命和战争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是在刚刚建立新中国,百废待兴,又面对国家安全严重威胁的处境中将建设和战争并举,是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是在迫切需要外部援助,却遇到外部封锁、援助中止的背景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是在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拉大的情况下赶上时代,是在世界社会主义遇到严重曲折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面前转危为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是在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尚有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下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是在某些国家对我国加剧围堵打压的形势下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百年历程极为不易,战胜困难唯有奋斗。条件越是艰难,越是要迎难而上;形势越是严峻,越是要一往无前;压力越是巨大,越是要冲破阻碍;挑战越是尖锐,越是要勇于拼搏。这样的基本形势,锻造了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韧精神品格,造就了党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内在于伟大建党精神之中,贯通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中。建党初期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国际矛盾极为尖锐,只有通过革命的、战争的方式来解决矛盾。革命就要有站在前列的先锋,战争就要有不怕牺牲的勇士。那是一个呼唤英雄并且产生了英雄的时代,建党时的革命先驱都要冒着极大危险组建和加入共产党,但他们义无反顾、不惜献出生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无不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拼搏精神。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就是在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领导开展井冈山的斗争,创造的不因革命低潮而放弃、不为形势困难而退缩的艰苦奋斗、敢闯新路、勇于胜利的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兵团精神,就是几代兵团人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克服罕见的生存、生产困难,把亘古荒漠改造成生态绿洲,充分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作用,展现出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特区精神,就是党中央决定兴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书写出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抗疫精神,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在同严峻的疫情殊死较量中,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铸就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传承和弘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力量的不竭动力和强大支撑。
二
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勇气概,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证明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品格对于党的事业、国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斗争实践中党积累的宝贵经验,更加增强了开启新征程、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依靠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形成进行伟大斗争的主心骨,带领人民合力抗击风险挑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必须有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斗争的主心骨、是胜利的根本保证。遵义会议后,党和人民军队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战胜了强大的敌人,从胜利走向胜利。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正是依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人民是胜利之本,赢得民心就有了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中,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我们党坚信“兵民是胜利之本”,毅然决然举起抗日救国、全民抗战的旗帜。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是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最大底气。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进行新的伟大斗争,人民是我们党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革命低潮时不动摇,经历挫折时不退缩,承受压力时不畏惧,就能够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转败为胜。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艰苦岁月,毛泽东同志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苏东剧变后,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埋头苦干、改革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增强“四个自信”,就是增强斗争意志、斗争信心。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条件论但不唯条件论,用“钢少气多”打败“钢多气少”。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马克思主义承认客观条件、物质基础、发展阶段的现实存在及其制约作用,但更重视充分发挥先进政党、先进阶级、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样才能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获得成功。
掌握危与机、败与胜、难与易、险与夷的转化规律,善于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增强党掌握历史主动的能力。危机、失败、困难、风险等是党在百年历程中都曾遇到过的情况,但我们党从来没有被吓倒、没有被压垮,而是愈发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努力转危为机、转败为胜、化难为易、化险为夷。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部封锁、援助中止的情况下,反而激发出发愤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造出了“两弹一星”。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往往是在处于艰难、弱势、危急的形势下创造性、奇迹般地实现的。
三
新的征程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的精神力量。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还要全力打赢新的攻坚战。从全面小康到全面现代化,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从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到各个地区实现现代化等,都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都是要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去夺取胜利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伟大创举,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竞争较量愈益激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控疫情,我们党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在新的征程上仍然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颜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