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布草洗涤白度不达标怎么办?方法详解看这里!

2021/12/16 13:28:12 | 文章来源:洗涤视界  | 【大 小】 【打印】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5744-2017《公用纺织品清洗质量要求》中明确规定公用纺织品洗涤白度的基本要求为:白色织物经水洗后在自然光下显示的白度值应大于70。那么,怎样才能满足这样的洗涤白度要求呢?我们通常采取漂白的方式来进行。本文分享此方法的具体条件及相关操作,希望能为洗涤同仁带来一些经验借鉴。

漂白的目的

在洗涤过程中的漂白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去除织物上残留的需经过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方可去除的污垢,使其达到织物本身的原有色泽;二是提升白色织物及带颜色织物的白度和亮度,使其色泽更加明亮艳丽。

漂洗过程需要对织物进行整体处理,因此在正常漂白过程中,被洗织物在进行漂白的同时也会存在着隐形的损伤风险。随着使用周期的延长会使织物纤维强度及牢度下降,所以漂白剂的用量必须严格控制,使其既达到漂白的目的,又能保证织物的合理使用寿命。

洗涤过程中的织物(如毛巾、床单、台布等)经过冲洗、预洗和主洗流程,在程序加料合理的情况下,水溶性污垢、油溶性污垢和某些固体类污垢等一般情况都可以去除掉。但对一些色素类污垢,或只能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才能去除的特殊污垢,常规洗涤是无法彻底去除掉的,必须在洗涤过程中设置漂白程序方可达到污垢全部去除。也就是说,洗涤过程中的漂白程序作用是运用漂白剂通过化学反应,使得被洗织物中残留的色素、色斑污迹去除。

使用氯漂漂白的条件

目前宾馆、饭店、医院、铁路所使用的床单、毛巾、台布、口布等绝大部分是纯棉白色的织物,使用氯漂剂对织物漂白时,氯漂可对氧化性污垢产生较强的氧化作用达到色素的去除,但也会对织物本身产生氧化作用。织物每漂白一次就会受到一次潜在的损伤,织物经多次的漂洗就会造成纤维牢度下降最后造成织物破损。在漂白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是在整体洗涤过程中最大的,因此在进行操作程序的制定时,为了提高织物的使用寿命,选择制定合理的漂白工艺,严格控制漂白的温度、漂白时间、漂液的浓度及漂浴的pH值是十分必要的,程序须进行严格合理的制定。

漂白时间的设定

漂白过程中时间的长短与漂白剂的释放时间有关。在理想的漂白温度和理想的洗液酸碱度(pH10.5)中漂白剂加料一分钟时漂白剂基本已均匀的溶于洗液中。此时有效氯均匀的释放,在6-8分钟时氯基本释放完毕,这时溶液中的有效氯的浓度在10ppm。在排水时有效氯的含量应低于10ppm,所以在有效氯释放完毕再延长漂白时间已不起作用。

漂白温度的作用

在漂白过程中,温度对漂白效果十分重要,在漂白程序中选用氧漂还是氯漂进行漂白,可根据被漂白织物的特性及织物的颜色而选择合理的运用。漂白时温度对于氯漂是十分重要的,提高漂液的温度可提高漂白速度,缩短漂白时间。一般情况下漂白温度增加10℃可缩短一倍的漂白时间,如使用氯漂剂漂白,漂白的温度一般选择在65℃以下否则会使织物污黄、牢度下降。如使用氧漂剂可选择70℃90℃为好。

漂白剂漂浴浓度的选择

在漂白时提高氯漂的用量,织物的漂白效果会相对提高,但当漂白达到一定的限度时,即使漂浴浓度再增加,漂白的效果也不会再有明显的变化。这样既浪费原料也会对织物进行损伤,一般情况下漂浴的浓度可根据不同的漂白需求含氯量控制在以下范围:轻度污垢50㎎/L,中度污垢75∕L,重度污垢100-120∕L

在漂白过程中,漂浴的浓度与织物漂白后的效果有关。一般情况下,轻污垢漂白时有效氯50ppm,中等污垢漂白时有效氯75ppm,重污垢有效氯100ppm以上,如果高于有效氯120ppm则会影响织物的使用寿命。

漂浴PH值

漂浴的pH值对于织物牢度损伤影响较大,当漂浴的pH值为中性7时,对织物损坏较重。漂浴在酸性条件下漂白速度十分快,但对纤维造成损伤较严重,正常情况下不建议采用。使用氯漂最佳状态pH值是10.2-10.5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漂白速度一般,但对纤维损伤较小,一般情况下可将主洗与漂洗设计在同时进行,既保持pH值又可达到漂白效果。

使用氧漂漂白的条件

氧漂适用于各种纤维的漂白,是优良的氧化性漂白剂,漂白的白度及亮度较好,而且对纤维损伤较小,不宜产生黄斑,合理的掌握温度、时间及漂浴的PH值和浓度也是漂白效果的关键。使用该方法时需注意:

时间和温度

氧漂在漂白过程中漂白时间与漂白温度是相关联的,在一定的浴比浓度下,漂白温度越高漂白时间相对越短,反之漂白温度低则需延长漂白时间。但对氧漂而言,不适宜在60℃以下漂白。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漂白可设定70℃- 90℃,在pH11.2左右时漂白时间设定8分钟左右。

氧漂的pH值

氧漂对于pH值有一定影响,织物在漂白时随着PH值的增高会增加漂白的效果,当pH值达到11.2左右时织物的漂白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对织物的损伤也较小。但碱度过高超过PH12时,织物白度会下降,如过低的PH值在酸性情况下漂白会对纤维有损伤。

漂浴浓度

氧漂在漂白过程中应达到100ppm,这样既可使被漂织物达到理想的白度及鲜艳度,又可达到去除氧化类色素污渍,还可使被漂白织物受到极小的损伤。

考虑到氧漂需要一定的碱度,一般情况下主洗与漂白建议同时进行。

漂洗过程是对织物整体进行处理,正常的漂白过程会使被漂织物产生隐形损伤,随着使用周期的延长,会使织物纤维强度及牢度下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漂白剂的用量,使其又达到漂白的目的又能保证织物的合理使用寿命。

布草洗涤过程中漂白剂的选用

在布草洗涤过程中,如:床单、毛巾、台布、厨衣、彩色台布都需进行漂白程序,在选择漂白剂时需根据织物的色泽、污垢的状况、蒸汽的条件、设备的状况来选择使用氧漂还是氯漂。

织物的要求

在洗涤过程中如果被洗织物是带颜色的就必须选用氧漂。

污垢的状况

在洗涤过程中如织物发生串色、搭色问题需使用氯漂,使用氯漂经过投水后织物还会残留一定的氯,如果在中和过程中酸粉不具备除氯功能,织物经干燥后会有污黄现象,而使用氯漂漂白则不需除氯,使用氯漂漂白的毛巾手感柔软。

设备状况

使用氯漂的洗涤设备最好是不锈钢材质,因为双氧水会对一般钢板有腐蚀作用,而氯漂则对设备要求不高,对洗衣机相对损伤较小。

能源(蒸汽)

氧漂在漂白过程中需要高温,而氯漂对温度要求不高,在低温情况下仍可达到漂白效果。

漂白的作用

漂白的作用并不是主要把污垢从绵织品上洗下来再通过排水带走。漂白工序只是运用了化学漂白反应,使得被洗液温度(65℃)、理想的洗液酸碱度(pH10.5)时,漂白工序发生下列反应:即添加漂白剂后一分钟,洗液中漂白剂分布基本均匀,此时的洗液有效氯滴定数量大。此后有效氯均匀释放,速度平稳,漂白过程须进行6分钟,最后漂白剂的有效氯滴定数换成浓度后应低于10ppm

漂白工序检测的两个基本要点是漂白剂加入后一分钟应达到预期的最大有效氯浓度,其次在排水时有效氯浓度须小于10ppm。洗液的温度和酸碱度直接影响着化学漂白反应的进行速度和漂白效果。

若采用液体洗涤剂自动分配系统,需注意全部漂白剂应在一分钟内完全加入洗衣机,漂白剂在喷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消耗。

一般情况下采用漂白剂需注意:轻污垢处理时有效氯浓度推荐为50ppm,中等污垢处理时有效氯浓度为75ppm,重污垢时则为100ppm。有效氯浓度超过100ppm时对布件的使用寿命会有影响,漂白过程的水位应为低水位。

综上所述,选择最佳的漂白剂依赖于洗涤的特定条件和实际需要。此外在使用漂白剂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漂白效率、织物安全、储存要求和员工安全、以及环保问题,建议在专业的化工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确保漂白剂的安全科学使用,以取得最佳的漂白效果。       (作者:曹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