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习材料】百年砥砺开创外交新局面

2022/1/4 15:16:59 | 文章来源:党建网  | 【大 小】 【打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等方面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了深刻论述。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百年外交历史,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增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信念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总结百年中国外交基本经验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国家综合实力和集中意志的体现。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开启一段“跪着办外交”的丧权辱国史。尤其是1919年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使“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深入国人骨髓。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才“站起来”“另起炉灶”办外交,捍卫国家独立、打破帝国主义封锁。新中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新中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政治环境。改革开放后,党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不动摇,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战略谋划,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和平外交积累了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内容。

    必须坚持党领导下的特色外交。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年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立足点,以维护国际秩序总体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为着力点,以独特的世界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利益观为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航船才得以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是人类共同价值,也是中国外交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赞誉。从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路走来,党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中不断展示大国担当、大国责任、大国梦想,不断增进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信任,塑造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文明外交。合作才能共赢。一百年来,中国始终主张和坚持在不结盟原则下广交朋友、深化合作,形成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与支持。只有始终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兼收并蓄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才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新理念新主张新举措,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底线外交。国家利益神圣不可侵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事关国家生存和延续的领土完整、国家主权、经济财富和制度自决等国家和人民的核心利益,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外交底线,没有协商的余地,绝不允许进行交易。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顶住和反击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开展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等斗争。

破除西方构设的外交“话语陷阱”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状态,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浪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进步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然而,中国综合实力的增长成了一些西方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的理由,成了这些西方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幌子和构设种种外交“话语陷阱”的托辞。对此,我们必须“发扬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勇于揭穿这些外交话语陷阱的险恶用心。

    破除“国强必霸论”的话语陷阱。当今,“国强必霸”的“幽灵”依然笼罩西方世界。如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在全球拉拢、组建同盟,扮演“世界警察”,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任意干涉他国内政。中国繁荣昌盛是趋势所在,但国强必霸不是历史定律,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西方鼓吹中国强盛起来必然称霸世界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为此,我们必须高扬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交往理念,展示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必须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须兑现“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的历史承诺,自觉跳出西方演绎的“国强必霸”的思维定式和“修昔底德陷阱”。

    破除“中国威胁论”的话语陷阱。“中国威胁论”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和打压中国发展的主要舆论手段,包括军事、经济、粮食、网络、环境、地缘政治等方面威胁,企图以此伙同其盟友一起“绊倒”中国和阻碍中国崛起。显然,害怕中国的发展强大将挑战其既有的国际地位,意欲在话语权上“先下手为强”,逼迫中国外交不敢作为,借“中国威胁论”来制约中国的崛起发展,是西方国家宣扬“中国威胁论”的真正动机。为此,我们必须一针见血地“戳穿”西方炮制“中国威胁论”的阴谋;必须严肃阐明“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的政治立场;必须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并为世界带来实惠与利益,用合作的诚意、互惠互利的实际行动彰显中国发展的不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破除“中国渗透论”的话语陷阱。一些西方国家故意歪曲事实,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以及有利于这些国家国计民生的合作项目称作中国的“渗透”。显然,“中国渗透论”意在抹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挑起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防范、围堵和遏制。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展现和平大国形象,坚持“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塑造一个不搞封闭、不搞剥夺、不搞渗透、不搞零和博弈的和平中国;必须坚持言而有信,彰显社会主义国际信用,“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推进旨在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国际信用体系,在信贷协定、人道主义行动、国际公共产品提供中不附带任何政治、经济条件,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必须坚持有礼有节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反对西方“教师爷”般的颐指气使,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种种误解、防范、疑虑、歪曲甚至有意诋毁。

聚焦“三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决议》指出,“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新的征程上,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无惧风雨、无惧霸权、砥砺前行,需要聚焦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的提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国外交。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新时代中国影响力。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全面的、鲜活的、立体的、出彩的新时代中国。让世界“认识”中国再“认同”中国,就要“会讲故事”。一要在宏大历史叙事中讲好中国百年奋斗故事。关键是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集中叙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用生动真实宏大的叙事感化和影响世界,用事实说服人,用形象吸引人,用真情打动人,在宏大历史叙事中展示中国印象、讴歌中国奇迹、增强中国影响。二要在民族英雄叙事中讲好中国百年斗争故事。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标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时代要立足中国历史、中国斗争、中国实际,讲好中华民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故事,向世界诠释民族英雄、革命英雄、建设英雄、改革英雄身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心中有责、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在各类英雄叙事中凝聚民心、教育青年、彰显自信、影响世界。三要在日常生活叙事中讲好中国文化故事。要善于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贡献融入中国故事,将自己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融入外国故事中,以小见大讲好新时代中国百姓文化故事、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故事、中国礼仪之邦友好和平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增强新时代中国感召力。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日趋理性和深入,国际社会普遍对中国道路赞誉有加。但不时出现一些裹挟着嫉妒、中伤、曲解的“西方杂音”,我们面临有理说不出、传不开的尴尬局面。为此,亟需突围解困,让中国好声音、主旋律在世界舞台唱响和共鸣。一要加快构建全域对外传播治理体系。加快构建以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核心,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和组织建设,构成全域对外传播体系框架,实现对外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组织协同化、传播制度科学化、传播领域全域化、传播内容精准化、传播话语正面化的格局。二要熟练驾驭智能传播时代全媒体技术。当前,世界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全媒体时代。“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必须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三要严守对外传播的意识形态安全。以“四个自信”支撑中国表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志气、骨气、底气,构建学术、外交、社会一体化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坚持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搞“冷战思维”。

    贡献中国方案,增强新时代中国塑造力。一百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我国对世界格局发展议程设置的自觉性、主动权和中国方案的塑造力日益增强。一是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塑造力。塑造力外在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秩序的一种改造能力。随着美国着意打造的“美国霸权-西方中心”体系失灵,旧世界的秩序正走向终结,但其催生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依然存在。因此,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刻不容缓。并且,新秩序创建绝不能走之前的老路,决不能背离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人间正道。要继续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高歌猛进: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二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塑造力。对人类文明和人类价值观念的引领和范导是塑造力最深层的文化结构。“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因此,要增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塑造力,传承5000多年文明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塑造力。“西方模式”的信任危机与日俱增,种族问题、枪支问题、贫富差距、恐怖分子、极端主义等问题泛滥。反观中国,风景独好,正矢志不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矢志不渝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矢志不渝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世界上那些希望独立自主加速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百年沧桑、百年砥砺。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我国必将在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作者:刘兴云 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龙宝莲 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