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售价几百元礼盒拆开近25个草莓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原来是有消费者在购买草莓礼盒后,拿到实物发现草莓不过只占据了一半左右的空间,而另一半则被泡沫等填充物占满。虽然放置填充物可以说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鲜果损伤,但就目前整个食品消费环境来看,这样的过度包装不是无独有偶,一系列的资源浪费、物价上涨等问题也在随之而来,强化行业整改很有必要。
3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完成《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现对修改单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予以公示,并公开征求意见。需要注意的是,公示时间为3月8日至4月6日,期间均可提交意见反馈。
过度包装并不难理解,当一个物品为了充量而在内里包装中放入泡沫、瓦楞纸,或是在内外包装上大下功夫,进行多层包装、华丽包装等,其实都可以划分在过度包装范畴。过度包装会有哪些危害呢?
一是食品等各个行业的包装会大量用到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材料,耗费包装材料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行为,其后更涉及到各种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这样的行为并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二是过度包装往往导致成本上升,这时候为了填充成本,原来保持在某一个价格的商品会出现价格提升,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礼盒包装和普通包装的商品虽然品质相同,但价格各有差异的一大原因。三是一些商家会在商品包装中冠上一些过于虚高的名头,使其背离原有价值和功能,以哗众取宠取胜,这也是过度包装的一种表现形式。
目前来看,由于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消费中已经形成逢年过节备一些礼盒装的礼品,作为犒劳员工、慰问下属、走亲访友提档次的物件,诸如中秋节月饼过度包装、端午节粽子过度包装,以及春节腊味等过度包装的情况十分普遍。对此,《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中也着重对月饼和粽子包装要求作出修改,如粮食及其加工品、月饼及粽子不应超过三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四层;月饼和粽子的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月饼不应与其他商品混装,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值的商品混装等内容。
随着过于月饼、粽子等食品的包装有了新要求,势必也将对行业商家产生影响,那么在标准更替中会实时产生影响吗?笔者注意到,新修改单和标准中指出,适用于月饼、粽子包装的条款实施日期为2022年8月1日,实施日期前生产的月饼和粽子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所以广大商家也可放心,并根据标准及时对后续生产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