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涉外法律事务研讨会9日在北京、深圳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多位香港与内地专家学者表示,香港可在“一带一路”法治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香港律师会会长陈泽铭表示,作为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香港特区拥有独立及成熟的司法制度。香港律师处理跨境法律经验丰富,加上本地法制透明、监管健全,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专业法律意见。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惠康表示,香港可以成为连接国内外的“超级联系人”,其发达的律师业和法律服务业可以促进中国律师业和法律服务业的国际化,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香港大学法律系郑家纯基金国际法教授兼系主任、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亚太区域办事处代表赵云表示,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定位,不仅确认了香港在国际法治合作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肯定了香港在建设国际争议解决中心的核心优势。香港应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通过打造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中心促进国际法治的发展和合作。
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副秘书长黎逸轩表示,在中央政府支持及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努力下,香港特区过去几年在争议解决基建方面有了重要发展。香港特区将乘上“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快车,保持及加强作为解决跨境商事纠纷的国际地位,加快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及大局观的法律人才。
对于香港法律方面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曾华群表示,要发挥特区多元化法治传统、“一国两制”政策和国际法创新实践等独特优势,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在国际法培训交流、国际法律服务、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引进与合作、国际法创新实践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
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肖永平建议,强化香港争议解决的国际品牌,支持香港多方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争取更多国际组织落户香港。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饶戈平则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法治合作是富有挑战的崭新课题。复杂多变的投资和法律问题,需要进行更多风险应对管控等研究,为国家和香港特区提供更多法律保障。这方面研究与“一国两制”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纳入“一国两制”实践的整体研究中。